欢迎各界人士踊跃支持十大义演筹款,为华研出一分力。陈文松(前排左起)、陈松清、周素英、锺启章、沈小珍、林荣忠及吴彦华;林晓蓉(后排左起)、冼荣富、陈启健、詹缘端、竺静珍及刘秀梅。
(八打灵再也12日讯)马来西亚华社研究中心(简称华研)成立26年来,不遗余力为大马华社保留历史资料,如今希望筹获50万令吉,以购买数码彩色摄录扫描机,全面数码化该中心的史料,惠及华社。
由马来西亚Carlsbery集团赞助主办,《南洋商报》、《中国报》联合主办,华社研究中心承办的十大义演,将于10月30日晚上7时30分,在雪兰莪双溪威华小礼堂举办。
十大工委会大会主席周素英说,华研的集贤图书馆设备日见陈旧,长期所收集的重要资料、史料文献、研究性质的中英文图书等若未及时电子化,不便于推动国际学术交流工作。
提高使用率
于1985年由全国15个华团联合创办的华研,过去的26年以来,举办500场的学术研究和讲座活动,出版超过100种专刊专著,极力保存华社资料,一直协助不少国内外的本地大专学府学生、外国学术机构完成研究工作。
因此,采用专业的电子扫描与文件数码网络化的设备,将能使国内外学者有效且方便地使用华研的资源,增加便利提高使用率。
今次也是华研继2002年后,再度与十大义演结缘,为华研筹募50万令吉的费用,以购买一套数码彩色摄录扫描机,协助该中心提升为真正的电子图书馆(E-Library)。
周素英指出,现今前往华研取用资料皆不收费,但不排除未来要独立运作,增加经费来源后会考虑增加收费制度。她今天在记者会上,这么指出。
出席者包括十大工委会主席陈松清、协调刘秀梅、华研义务副财政林荣忠、华研图书馆长竺静珍、华研副主任詹缘端、炎黄国际文化协会(大马协调人)吴彦华、马来西亚Carlsbery集团区域销售经理陈启健、销售员冼容富、《南洋商报》总经理(文化产业)锺启章、业务发展经理沈小珍、《中国报》业务发展部经理陈文松、业务发展执行员林晓蓉。
欲知更多购票或捐款事宜,可致电03-2273 4035或电邮至[email protected]询问。
陈松清:筹款困难 华社对华研了解不深
陈松清说,华研作为非营利机构在筹款时,远比学校筹款来得困难,其中原因是华社对华研的了解不深。
除此之外,他指出,虽然信心不大,但秉持着完善电子图书馆的目标,工委会将坚持达致目标,甚至希望超出预期目标。
留下资料和史料
“华研的工作是为华社留下资料和史料,我相信华社慢慢会重视华研所做的工作。”
竺静珍:网站阅读史料 电子化造福学者
华研图书馆长竺静珍指出,华研集贤图书馆全面电子化后,将能在未来让会员与研究人员直接进入华研网站阅读史料文献,但不能下载。
提高效率
他说,此举有助造福国内外的学者。
“我们希望引进新的系统,全面电子化后,让200人同时在线上使用华研的电子书及相关资料,也是为何我们极力要求购买该套系统,将能大大提高效率,惠及群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