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社研究中心在十大义演25周年之际,加入义演行列。后排左起为锺启章、周素英、叶臎涵、陈松青及王明丽。前排左起为庄靖毅、马嘉轩、黄俊源、张诒博及黎升铭。
(吉隆坡5日讯)十大义演将于2011年10月30日(星期日)晚上7时30分在雪兰莪双溪威华小礼堂,为华社研究中心筹募50万令吉的款项,作为购买图书馆数码化系统设备。
十大义演是马来西亚Carlsberg集团长期赞助和主办的企业社会责任主要活动之一。
华社研究中心成立于1986年,主要任务是收集与保存马来西亚华人社会参考资料并研究马来西亚华人文化和历史。如今,华社研究中心是为社群传递讯息并分析影响社群利益特定课题的重要管道。
各单位代表星期三在华社研究中心出席第二回第五场推介礼,出席嘉宾包括马来西亚Carlsberg业务发展总监叶臎涵、《南洋商报》总经理(文化产业)锺启章、华社研究中心董事主席周素英及工委会主席陈松青。
出席的演出歌手包括王明丽、马嘉轩、黎升铭、黄俊源、张诒博及十大义演主持人庄靖毅。
最悠久华教慈善义演
十大义演是由马来西亚Carlsberg集团主办与赞助,《南洋商报》和《中国报》联办的慈善义演。马来西亚Carlsberg集团一直秉持着“无条件与社会共享”的理念积极参与社会公益活动,这项慈善义演在过去24年成功为超过578所华校和团体筹得逾3亿6000万令吉。
十大义演获得马来西亚纪录大全列为“最悠久华教慈善义演”和“最高筹款华教慈善义演”荣衔,是我国唯一拥有两项全国纪录的十大义演。
叶臎涵:图书馆数码化惠及华社
叶臎涵说,科技日新月异,华社研究中心也期待加入数码世界,因此筹募50万令吉作为改善图书馆数码化系统设备的基金,把多年来所收集到的马来西亚华族资料输入电脑系统,惠及华社。
“欢迎华社研究中心加入2011年十大义演筹款行列,这也显示了十大义演不只是热心于华文教育,我们也重视马来西亚华文历史和文化。这也让我们有机会协助华社研究中心在马来西亚华文历史、文化、经济、政治及各领域的学术研究工作。”
她说,马来西亚Carlsberg集团一直秉持着“无条件与社会共享”的理念积极参与社会公益活动。
迈入银禧周年
“这项慈善义演在过去24年成功为超过578所华校和团体筹得逾3亿6000万令吉。迈入银禧周年,也就是25周年的十大义演已通过第一回合的义演,为彭亨华团和6所华校成功筹获1000万令吉的教育发展基金和数千名学生受惠。”
叶臎涵指,这项傲人的成绩是欢庆十大义演25岁的生日礼物,也证明了十大义演是一项受欢迎和成功的慈善义演。
周素英:方便国内外学者使用
周素英说,采用专业的电子扫描与文件数码网络化的设备,将能使国内外学者有效且方便地使用华研的资源,增加便利提高使用率。
“有鉴于此,华研董事会决定引入一套数码彩色摄录扫描机及其编辑软件等周边设备,以及一套图书馆电子图书系统(E-Book Library Software)的软件设备。”
她说,在未来的3年内,这2套设备会将华研收藏的数种旧报纸、近2000个文件的150万份剪报与华人研究特别馆藏图书全面电子数码化,转变成可以读取与借阅的电子书格式和管理系统。
变成电子图书馆
“这项计划若得以落实,将使华研集贤图书馆变成真正的电子图书馆E-Library。”
周素英强调,一旦全面电子化后,可让200人同时在线上使用华研的电子书及相关资料,届时将提高效率,惠及群众。
“华研的集贤图书馆设备日见陈旧,长期所收集的重要资料、史料文献、研究性质的中英文图书等若未及时电子化,不便于推动国际学术交流工作。”
她说,华研作为非营利机构在筹款时,远比学校筹款来得困难,其中原因是华社对华研的了解不深。
“华研的工作是为华社留下资料和史料,我相信华社慢慢会重视华研所做的工作。”
她说,1985年由全国15个华团联合创办的华研,过去的26年以来,举办500场的学术研究和讲座活动,出版超过100种专刊专著,极力保存华社资料,一直协助不少国内外的本地大专学府学生、外国学术机构完成研究工作。
锺启章:华研值得华社重视
锺启章说,华研配合庆祝26周年承办十大义演,旨在筹募50万令吉以落实集贤图书馆数码化转型计划,十大团队势必全力以赴,再次协助华研达到预定的筹款目标。
“华研的确值得华社关心和重视,其中一个原因是它乃我国民间,甚至是华社最大和最重要的资料库、智库和档案库。”
“而它所进行的学术研究,范围涵盖马来西亚的华人历史与人物、华文教育、华人身份认同、华人新村、中小企业、乡团会馆和华人人口等攸关马来西亚华人地位和权益的重要课题。”
钟启章说,马来西亚华人社会在中华传统文化与民间习俗的传承方面,向来都不遗余力,成就有目共睹,有些地方就连中国大陆和港台华人也自叹不如。
肩负重大历史使命
“因此,华社也需要进行一些比较严肃及较高层次的文化建设,华研就扮演着这方面的角色,也可说是肩负着这个重大的历史使命。”
“华研在过去26年来一直都是在默默地耕耘,其中收获颇多,可说不辱使命。”
他说,十大义演团队在2002年曾协助华研筹措经费,因为了解到文化和教育一样都是千秋大业,更关系一个民族的兴衰。
“中华民族之所以能有长久的生命力和凝聚力,是因为它有文化上的向心力。”
锺启章强调,马来西亚华社在文化和教育领域方面向来都是自力更生、自求多福,真正的体现了庄敬自强和团结互助的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