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最新动态 > 新闻

华社研究中心与南大校友会联合主办·国民中学历史课程与教科书的分析与检讨报告暨中学历史课程与历史教育论坛

时间:2011-07-14  来源:   点击:

 

2011年7月15日,晚上七时三十分,
隆雪中华大会堂二楼视听讲堂

历史是一个国家或一个民族的共同记忆(collective memory)。因此,历史研究固然是历史学家的责任,但是历史教育与历史意识,即对历史的认识,却是关系任何国民与公民在现实社会与政治中的身份与地位。

梁启超曾说历史学是“国民之明镜,爱国心之泉源”。这一观点放诸世界各国的中学历史教育与教学目标,大概都会是勿庸置疑的。我国的中学历史课程目标也不外乎是。问题是,为什么近来我国的中学历史教科书与课程编制深受家长与学者们的质疑与批评呢?

主要的原因是,我国中学历史课程中的各种偏差的史实与观点,以及中学历史课程即将在2013年列为必考和必须及格的科目。教育部长不久才宣布成立了一个历史课程的委员会,将局部修订现有的国民中学历史课程内容。接著,从2014年開始,历史科也将列为小学的必修与UPSR日的必考科目。
这些种种,都显示了中小学历史教育已经进入全面的教育改革状态,将会影响未来十年内全国中小学生的历史学习与对国家历史的认知。

基於这样的认识,华社研究中心与南洋大学校友会认为,有必要对这个课题进行深入探讨。我们於是联合邀请了专家学者对现行的国民中学历史课程与教科书进行全面的比较研究与分析。

研究报告是建立在对国民中学历史课程与教科书全面的数据与资料内容的对比分析上的。即是说,这份分析报告是将1969、1979、1990、1996年以及现行的2004年版的各阶段课程版本进行全面的对比分析,充分而客观的就核心问题提出看法,进而得出的结论。

报告容有可以商榷的地方,但是,迄今为止,它应该是有关国民中学历史课程问题争议中,是最有条理与系统的分析报告。

报告发布会的同时,我们也安排了一场“中学历史课程与历史教育论坛”,邀请三位具有历史学专业背景的学者,共同探讨我国中学历史课程的编制与史观等问题。

论坛的引言人有三位。陈亚才先生是隆雪中华大会堂执行长,也是董教总独中工委会历史课程编委会资深委员。何玉万小姐是董教总独中工委会课程局历史科学科秘书,负责全国华文独中历史课程编辑工作十多年,经验丰富。张荣强博士现任加影育华中学副校长,在国民型中学负责历史科教学近二十年,对国民中学历史课程的教与学有深入研究。主持人徐威雄博士,现任博特拉大学中文组高级讲师,对中国史及新马华人史素有研究,必能将论坛带入讨论交流的高峰。

欢迎关心教育课题的各界朋友踊跃出席,并请来电保留座位,请联络刘秀梅小姐 - 03 - 2273 40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