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炜(左五)代表黄惠康为华研出版的《移山图鉴──雪隆华族历史图片集》主持推介礼。左一起为编委会英文翻译林武聪、徐威雄、编委会成员张集强及杜汉光;右一起为张晓威、编委会成员詹缘端、陈亚才、黄子坚、李业霖及周素英。(图:星洲日报)
华社研究中心主席周素英说,该中心研究员在早期已开始收集照片,惟基于资源与资金匮乏,期间中断了近20年,直到2010年6月起,才获得各方的协助进行编辑工作,及采集雪隆华人历史照片与图像资料。
她指出,3册的图片集是以图像呈现早期华族的社会生活史,反映了华人早在移民时期既已独立自主的社会形态与生活面貌。
让后代了解华人历史演进
吉隆坡广东义山主席杜汉光表示,华裔先贤移民到大马的历史进展,有如愚公移山,反映了华人参与拓荒移殖发展,最后参与建国的艰辛历程。
他希望这3册汇集了雪隆两地华裔先贤的奋斗史、经济文化及宗教活动等的图册,能让后代更了解华人历史的演进。
中国驻马大使黄惠康表示,华裔先辈从19世纪中叶从中国南来的南来聚居及开垦雪隆地区,在晚近六七十年以来,逐渐成为大马政经文教的的核心与枢纽地带,在大马历史上具重要意义。
他说,该3册图片集的内容详实及客观,几乎可说是雪隆,乃至于马来西亚华人的历史缩影。
分为3册中英双语说明
黄惠康未克出席,讲稿由中国驻马大使馆文化处主任高炜代读。出席者包括马中友好协会秘书长陈凯希、华研学术董事徐威雄、荣誉研究员李业霖、马大华人研究中心主任黄子坚、拉曼大学中华研究院院长张晓威等。
《移山图鉴》分为上、中及下3册,收录雪隆区1857至1957年国家独立期间的历史图片,全册采用中、英双语说明,以图叙事,每册售价为195令吉,3册为500令吉。
该图片集由华研学术董事暨博特拉中文系高级讲师徐威雄博士担任主编,编辑委员包括华研詹缘端主任、隆雪华堂执行长陈亚才和UCSI大学建筑系讲师张集强。
图片集上册内容涵盖早期历史、经济、文教活动等,中册包括社会与宗教生活,下册则是政治活动变迁。全书收集图片约1千500张,除了旧照片,还有官方档案、地图,以及民间收藏的信函、证件等。
欲知更多详情及订购,可浏览华社研究中心网站www.malaysian-chinese.net,也可拨电至03-22734035或电邮至[email protected]询问。(星洲日报‧大都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