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社研究中心订5月办“第三届马来西亚华人研究国际双年会”,欢迎各界踊跃参加。左起为林荣忠、陈松青、周素英、潘永强、詹缘端及何启才。(图:星洲日报)
(吉隆坡8日讯)华社研究中心订在5月28及29日在吉隆坡联邦酒店举办“第三届马来西亚华人研究国际双年会”,主题是“现代马来西亚华人社会与中国因素”,共同探讨中国崛起及倡议“一带一路”后,对大马带来的各层面影响。
上述双年会共有40篇论文提呈,涵盖范围包括中国与东南亚华人、方言群与社团、马中关系、文化与艺术、留华与移民、马华文学与中国情结、中国与侨务、身份认同、马中经贸关系、语言与学术、语言与学术、华团与中国、戏曲与电影等。
华研主席周素英、总秘书陈松青、副财政林荣忠、学术研究委员会主任潘永强、研究中心主任詹缘端及研究员何启才今天在新闻发布会上,公布活动详情。
周素英说,这是该中心自2012年举行第一届双年会后,今年进入第三届,期待双年会能为大马华人研究提供国际视野与交流平台,并鼓励华人深耕马华学术领域。
她说,该中心也希望把双年会打造为学术活动品牌,让更多学者介入大马华人各层面的研究可能性。
提呈40篇论文
潘永强说,这次双年会采开放征求论文,共收到70多篇,经过筛选和议题考量,最后选出40篇。
他表示,主办当局列主题为“现代马来西亚华人社会与中国因素”,主要因为华社与中国在历史和文化上有悠久渊源,同时近年来中国崛起,成为一股足以左右东南亚区域性稳定的力量,期待通过学术交流,进一步研讨各层面影响,并进一步推动两国在学术方面的合作与发展。
他说,大马华人、华社和华团应该做足准备,如何面对中国崛起后带来的影响。
他指出,相对于其他国家,大马具备足够的资源来进行深耕工作,并推出双年会活动探讨各议题。
詹缘端说,华研已把过去2届双年会的论文,编汇成论文集,让更多学者和关心课题者,有机会阅读。
这次双年会将邀请香港大学社会系荣誉讲座教授黄绍伦教授及马来亚大学历史系教授兼中国研究所所长黄子坚教授担任主题演讲人。
发表论文学者有李宝平、李锦兴、张淇绰、Esther Harijanti Kuntjara、张添财、林开忠、利亮时、廖小健、赵海立、林子慧、傅聪聪、谢静国、梅德顺、许瑛纷、李盈慧、王国璋、黄子健、邱彩韵、林臣顺、章丽君、郑政恒、上官小红、巫秋玉、何启才、钟少华、施雪琴、关启匡、宋燕鹏、辉明、贺艳青、李健友、李冉、邱克威、王晓梅、叶佩琪、张志一、刘崇汉、李慧易、潘舜怡、黄国富及关志华。
5月7日截止报名
该中心欢迎各界人士踊跃报名参加双年会,凡会员或在籍学生收费180令吉、非会员300令吉,报名截止为5月7日。
任何询问可联络03-22734035,或浏览双年会网站h t t p:/ / w w w.c m c s.my、电邮[email protected]、[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