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社研究中心举行32周年会晚宴暨雪隆华人方言帮群国家档案出版计划,成功筹获110万令吉,反应十分热烈。
华研董事主席赵燊儒律师致词时说,国家档案馆仍然保存许多华裔先贤的早期图片资料与档案文献,如果能全面收集整理和出版这批重要的国家档案文献,将能彰显华族先贤参与国家建设与发展过程中的贡献,有助于培育新一代对华人历史的重现,有效提高华人新生代的爱国情操,促进国民和族群之间的谅解与互信。
他说,经过32年辛苦经营,在各方人士的努力下,华研至今已收集不少珍贵的华社历史资料等,按不同主题收存及保存在集贤图书馆,供各方人士参考与研究。除了收集及保存华社历史资料外,华研也出版百余种专书专著,并自1996年每年出版《马来西亚华人研究学刊》。
此外,赵律师也表示,如今华研又迈进了资料讯息化的历史阶段,近2年来,在钟灵校友们的支持下,华研已经初步架设陈充恩电子图书馆,目前正加紧将集贤图书馆珍藏的各种档案资料,逐步电子数码化,以便国内外学者使用。
华研义务总秘书兼会庆工委会主席陈松青先生在晚宴上强调,雪隆华人方言帮群国家档案出版计划"是华研的一项重要工程。自从《移山图鉴-雪隆华族历史图片集》三册收录雪隆区1857-1957年国家独立期间的历史图片,配合中英双语,出版后获得社会赞赏,同时赢得海内外学界好评,接下来的研究和出版方向,即着手处理”雪隆华人方言帮群国家档案“的出版工作。
华研主任詹缘端在介绍雪隆华人方言帮群国家档案出版计划在国家档案局,收藏了早年雪隆华人结社及参与吉隆坡开埠的丰富文献和资料,这些都涉及当时雪隆取华人不同方言帮群的史料,将成为重要史记,是不可消失的记忆。
詹主任也指出,目前从国家档案局搜寻和拷贝到的重要资料,包括吉隆坡仙师爷宫主席陈秀连(1845-1927)在1907年写给吉隆坡华人护卫司的公函原件,内容提到仙师爷宫应该被豁免在1900年社团法令下重新注册。另外的文件还包括1883年5月,叶亚来(1837-1885)给新加坡总督的陈情信,反对征用私人开发的土地等。这些重要的文件,一旦完成搜寻和出版后,将还原吉隆坡更真实的发展脉络。
当晚出席晚宴的嘉宾和鸣锣人、有丹斯里林源德、陈春顺、陈春福,剪彩人有华研义务总秘书陈松青、黄隆生、马来亚南大校友会顾问丹斯里刘贤镇、雪隆福建会馆名誉会长黄茂桐。在场的出席者有华研各董事周素英、名誉顾问林忠强、副主席潘永强、义务副秘书吴彦华、义务财政林荣忠、义务副财政杨有为;学术董事徐威雄、许德发、邱克威、张运华、祝家丰、饶兆斌、陈穆红、吴益婷;董事邱维斌、刘志文、唐甸广、颜嘉伸、杨应俊和郑名烈等。
(新闻来源:《中国报》、《星洲日报》、《光明日报》、《东方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