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最新动态 > 新闻

“四十年来家国”系列活动:董事巡访与交流

时间:2025-03-17  来源:   点击:

马来西亚华社研究中心(华研)日前莅临访问马六甲中华大会堂,并与甲华堂及马六甲各华团代表进行深入交流。

主席姚迪刚详细介绍了华研中心的馆藏与出版品,也介绍了华研的网站。华研一直致力于收集、整理与研究与华社有关的历史,以期为华社发展提供更扎实的学术研究。

甲华堂主席房有平表示,华社应该善用华研的资源和智库,与此同时鼓励华团在出版纪念刊物时可以和华研合作。

当天,甲华堂分享了三山九九活动。另外,马六甲华团代表则分享了华团与华社在地发展的现况,也分享了与华研合作出版社团纪念刊物的经验。

明星慈善社社长黄守群也分享该社筹办100周年庆纪念特刊时,与华研配合的过程,并获得许多之前未知的重要史料。

双方一致认为,华社发展与学术研究密不可分,透过历史研究能更好地理解华社的演变,从而为历史留下注脚,为未来发展提供参考。在交流环节上,与会代表针对华团如何因应现代社会的变化进行了讨论,并指出随着社会结构的改变,华团需要调整传统运作模式,改变活动的形式,与时俱进地积极推动华团改革,以便能够吸引更多年轻人加入华团,以推动华团的可持续发展。

此次交流不仅加深了甲华堂及马六甲华团与华研的了解。双方亦期望未来能在学术研究、文化出版及社区活动等方面展开更多合作,共同推动华社发展。



马来西亚华社研究中心(华研)一行11人于3月8日参访马六甲青云亭,由主席姚迪刚带领,参访团成员包括署理主席拿督杨括添、义务总秘书姚迪聪、义务副总秘书叶少华、财政拿督郭义民、董事潘永忠教授、董事萧特财、董事彭德生、董事萧汉昌、中心主任詹缘端和行政经理梁莉思。随行者还包括甲华堂主席房有平。


拜访团由青云亭大理兼博物馆工作小组主任王寿明、理事曾昭智及经理徐嘉敏接待。同时也是华研董事的曾昭智对于庙宇历史、建筑结构、牌匾雕塑、纪念石碑、文献文物等非常熟悉,感谢他为拜访团导览和解说青云亭的精髓。


拜访团本次有幸预先参观了筹备中的青云亭博物馆,其空间由两间相连的鸡场街战前老屋打造而成,目前工程已进入后期阶段,剩下内部设计及展示资料的呈现。博物馆主要亮点包括青云亭明末清初及殖民时期华社领导地位、350年的碑铭拓片、珍贵文献、佛教文物、修复工作室和资料档案室等,预计今年内开馆。

导览结束后,拜访团与庙方在办公室交流,谈及古画修复技术和文物保存。庙方展示了全开长4尺的镇馆之宝——李为经画像,这幅画像逾200年历史,准备借出到台湾故宫南院展出。除了无私分享,青云亭也准备了茶点招待拜访团,让交流更轻松愉快。



马来西亚华社研究中心(华研)董事部一行九人拜访团,在主席姚迪刚的带领下,于3月7日驱车南下拜访新山中华公会,以加强友好关系和增进双方互相理解,为未来的合作交流奠定基础。

拜访团成员包括署理主席拿督杨括添、义务总秘书姚迪聪、义务副总秘书叶少华、财政拿督郭义民、董事潘永忠教授、董事萧特财、中心主任詹缘端和行政经理梁莉思。拜访团获得新山中华公会会长何朝东、第五副会长拿督姚文春、总务李富新、第一副总务林刚荣等,多位理事和职员热情接待。

何朝东致欢迎词时提及,新山中华公会与宽柔学村、南方大学学院的关系密切,也是柔佛古庙的强大支柱,以及绵裕亭义山的管理单位。公会的前身就是义兴公司,维持着不分帮立派的精神,百年来扮演着新山区软硬建设及社会慈善推动者的重要角色。公会属下的资讯管理委员会,协助母会整理历史档案资料,促进资讯与学术交流及研讨,与华研的使命有着异曲同工之妙。

姚迪刚表示,华研自1985年成立后,就开始着手蒐集与我国华人社会有关的各种文献资料,祈望补充国家档案局资料库的不完整,为研究华人课题的学者提供便利。进入网络与数码化时代,华研拟营建属于华社的专业AI模型,提供华人文史、文学和华教电子资讯,作为教育下一代的多元平台。希望新山中华公会也能像以往推动华人族谱计划时,与华研共享资源,合作完善华社资料库。

交流期间,双方针对宽中校史的空窗期、义兴公司辉煌时期的贡献、华人人口和生育率等问题深入讨论,并建议向中马和南马的研究学者大力介绍双方,为华社研究提供更多资讯管道。

拜访团也于交流会结束后,参观于2004年设立启用的新山华族历史文物馆,由文物馆管理委员会主席林先强及副主席舒庆祥负责导览。透过文物馆生动的展览内容,拜访团成员仿佛走过一趟那段新山开衫僻野、筚路蓝缕的历史岁月,深切感受到华族先贤的奋斗精神和辉煌事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