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琮渊:家族经营并不妨碍企业成长。
郭钦贤:各公司互相竞争有助彼此发展。
•企业商管篇
主持人:杨有为
主讲人:台湾政大国家发展研究所博士候选人陈琮渊、南洋理工大学心理学博士候选人郭钦贤
(吉隆坡9日讯)台湾政治大学国家发展研究所博士候选人陈琮渊说,战后华资银行的高速发展,多少印证了家族经营并不妨碍企业成长,也没有与西方企业组织模式互斥。
“事实上,家族经营的华资银行在竞争中不断学习及采纳新观念,能长期保有一定的竞争力。”
他说,有者以“家族企业不利于彼此整并来提供规模及效率”,其实是陷入华人家族企业的迷思,历史显示,除非外在环境威胁前者生存,否则成长获利的华资银行几乎不考虑整并,甚至对外扩张。
陈琮渊说的演讲主题为“制度分合与金融在地化:战后初年华资银行在新加坡、马来亚及砂拉越的发展”。
他说,历史角度而言,由于“土著优先”思维崛起及相关政策的落实,华资银行的黄金年代的终点却几乎是华资与土著资本“黄金交叉”的起点,不只是历史偶然,更是制度条件的汇聚所致。
审时度势步步为营
“回归到以生存发展为前提的族裔经济逻辑,对华资银行来说,战后的政经巨变不仅难以逆料,甚至无力改变。
“但它们一方面引入西方组织管理模式,一方面保持华人家族企业的低调作风及网络弹性,在发展进程中审时度势,步步为营。”
他指马新华资银行在战后的成功原因是:
(一)文化、语言及亲族因素,把华人商业活动及金融活动高度整合,使之与社群发展密不可分;
(二)华人商业集团的弹性,他们可在不失去独立性之下适应各种外在环境变化;
(三)西方银行以华资银行为中介注资当地市场,以减少风险,中华网络成为资金周流管道,华人因此具有在地银行家及共同投资者地位;
(四)土著资本尚未崛起及缺乏强大的本地竞争。
郭钦贤:面子关系人情 助华商迈向成功
南洋理工大学心理学博士候选人郭钦贤认为,妥善管理“面子、关系及人情”,有助华商迈向国际化及达至成功。
他的演讲主题为“大马领袖:华人面子、关系及人情管理及策略运用”。
他认为这三大因素对华商的经济影响很大,因而以心理学加以探讨。
他认为,当把关系、人情及面子联系起来,能形成领导策略所需,各公司除了互相竞争,这些因素也有助彼此发展。
“‘关系’要素能为研发及市场单位带来正面发展成效,带动公司的新产品发展。”
他认为上述三大因素是民间与商界生态所需,相信华商会持续善用它,进而演变为管理方式。
针对目前年轻商家可能不削以面子、关系及人情经商一事,他指也许很多年轻人甚至不懂这些因素为何物,但在心理层面上,他们仍会引用这一套。
部分出席指不认同
不过,部分出席者不很认同郭钦贤的看法,认为以这三大因素“经商”,是华商20年前的手法,商家如今已经迈向国际化,上述经商方式已经“过时”,成效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