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志文(前排左5)代表华总会长丹斯里方天兴推介《勤俭兴邦-马来西亚华人的贡献》新书。前排左起:黄循营、陈松青、林水檺、陈忠登、林玉唐、蔡维衍和陈达真。
刘志文吁正视人才外流问题
(吉隆坡18日讯)华总副会长刘志文呼吁政府,正视70万大马人外流的问题,并以我国独中毕业生为例子说明,就因统考文凭不受承认,许多成绩优秀的独中生皆到邻国深造及工作。
他强调,政府应正视在海外服务的70万名大马人,因人才外流对国家的影响甚远。
他表示,要留住人才需有实际行动,如公平竞争机会,重视和尊重人才。
“独中生毕业就是最好例子,成绩好的独中毕业生,都跑到邻国家念书,大学毕业后就留在邻国服务和工作,这是因为他们的文凭不受大马承认。”
他表示,我国要成为先进国,就必须有和谐团结社会、良好治安、完善基建,最重要是,要有许多专才推动各项计划和工程。
他今日在华总出版的《勤俭兴邦一马来西亚华人的贡献》新书推介礼上,如是指出。
刘志文说,新书内容主要记载华裔先辈在马的贡献,而今国家的成就也是因为人民在各自岗位付出,努力不可被抹杀。
大马缺华人知识分子
此外,华总前总会长丹斯里林玉唐建议,国内华团应联合设立专案小组,收集、整合及考究大马华族历史,使华族历史恢复原来面貌。
他指出,华族在马来西亚的历史及对国家的贡献资料非常缺乏,而针对这项历史投入的研究工作是寥寥无几,因此在考究及整合大马华族事迹的工作上,众多华团仍需要投入大量努力。
华研董事主席陈忠登表示,我国目前缺乏华人知识分子,而这是一个严重问题。他续称,一个民族要好好生存,一定要有一群有分析与思考能力,能与国家与民族出发点做研究,且肯为民族与国家牺牲的知识分子。
《勤俭兴邦一马来西亚华人的贡献》收录了2007年l 0月由华总、华研和绿野集团联办的‘马来西亚华人的贡献与国家进展’学术研讨会学者所发表的论文。目前已在各大书店出售,售价为50令吉。